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世道人生:我們是香港人! - 李怡

世道人生:我們是香港人! - 李怡

世道人生:我們是香港人! - 李怡

2019-07-18

論壇

香港民意研究所前天公佈民調,顯示受訪市民贊成台灣獨立的比率大幅上升至44%,比年初的調查升了9個百分點,反對台獨的跌了6個百分點,反對率也是44%,這是自從1993年調查開始以來,贊成比率首次逼近反對比率。

這個比率竟然與台灣的民調接近。在6月24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佈的全國性民調,顯示台灣民眾有高達71%的人支持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受反送中運動影響,傾向台獨者較去年12月增加了將近15個百分點,高達49.7%;另有175萬民眾從原本「支持兩岸統一」轉向其他意見。

民眾在接受訪問時,除了個人意願之外,應該還包括現實的因素,也就是對「實現的可能性」的考慮。台獨不可能實現的原因眾所周知是中國不容許,而國際社會亦須遵守與中國建交的承諾。倘若沒有了「中國不容許」這個考慮因素,那麼支持台獨的比率一定會大增。其實,港獨也一樣。

是否支持獨立,與身份認同密切相關。如果你身居台港又自認是中國人,就不會贊成台獨港獨;如果你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自認是台灣人、香港人,那麼不支持台獨港獨的原因,就純然出於政治現實的考慮啦。

從1997年到2017年,香港年輕人身份認同的變化可謂大矣。1997年民調顯示,在18到29歲的香港青年中,認同自己是廣義中國人(中國人、香港中國人、中國香港人)的比例是31%,到2017年下降到只有3.1%,香港年輕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創下新低。

在百多年英治下,香港人最珍惜的是自由。但甚麼是自由呢?胡適說:「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就是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才是獨立的精神。」

這段話清楚說出「獨立」與「自由」的關係:獨立是自由的條件或基礎。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而所謂獨立,不僅指身體意志不受束縛,而且指思考也不受一些框框條條所束縛。因此,獨立先於自由,重於自由。有獨立,才有自由。

長期置身於奴隸狀態的人,一出生就學會必須依附權力才能生存。俄裔智利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說:「籠裏出生的鳥認為飛翔是一種病。」世世代代生活在「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或「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的族類,習慣了認為自己的生存有賴於掌權者的供養,而不覺得是納稅人供養掌權者。他們認為籠裏生活有吃有穿就好,因此追求在猛禽環伺下自由飛翔是一種病。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人原以為仍然可以像往日那樣自由飛翔,但22年下來逐漸發現原來是不可能的,因為香港所回歸的「一國」正是奴隸制的大籠子。蔡英文從香港近日事態而作出對一國兩制的評價是:獨裁和民主不能並存。對香港人來說,雖然還未嚐到民主滋味,但自由卻是我們熟悉而且最珍惜的。因此,準確地說,22年的香港經驗,證明獨裁和自由是不能並存的。

獨立是自由的條件或基礎。我們不一定要追求名義上的獨立,但一定要維護《基本法》所規定的相對「獨立」,這樣才能保住自由。年輕人在這個多月的表現是「不自由,毋寧死」,「寧可轟轟烈烈地死,也不做窩窩囊囊的豬」。

香港年輕人不認同「把自由看作是一種病」的族群,中老年人正向年輕人靠近。我們是香港人!這是英殖結束、外國勢力離開後我們的新起點,我們的基點。沒有回頭路。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

廣告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