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的微信群里,流传着这样一个著名的帖子:《蓦然回首,才发现当年的伙伴大多已脑残》,感叹朋友间相隔的不仅是岁月,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相忘于江湖,才是最好的结局。"您跟中国国内的朋友通微信吗?您怎么看中国微信群里的三观分裂?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中国微信群的三观分裂问题尤其具有讽刺意味,因为微信群本是"朋友群",结果到头来反而不欢而散。有些微信群本来就大家三观一致的情况下才组建起来,结果今天因为这事明天因为那事不断引出分歧,时间越长分歧越多,于是有人开始退群,到最后群就维持不下去了。微信群出现这些问题有其普遍性,也有其"中国特色"的特殊性。就普遍性来说,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本来就有放大分歧的效果,放大人的好斗性和攻击性。比如 "阿拉伯之春"中的一名推友既对社交媒体在这股运动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感到欢欣鼓舞,但后来又对社交媒体加剧社会撕裂而感到不安。问题就在于,虚拟空间不能替代实体空间。比如美国建国之初的宪法是开国之父们在费城开了四个月的会才达成,可见要达成共识,时间长度是很重要的。这个会要是只开一个月或一两天,而且大家还不是面对面接触,那早闹崩内战了。再比如,谈生意的人喜欢在饭桌上谈,因为这样哪怕最后谈不拢至少交情还在。打官司需要水火不容的被告原告对簿公堂,指望他们之间有理性的辩论几乎不可能,所以需要有律师来代理。而且律师之间也不是直接互相辩论,而是对法官和陪审团讲话,这就保证了辩论和讨论更具有理性性质。互联网是个虚拟空间,本就会造成很多问题,而后来社交媒体的"短平快"更阻断了深入的讨论。微信群这种方式一般很不适合进行公共事务讨论。民主自由的社会里虽也有微信群这样的社交媒体,但还有大量更合适的公共平台供大家使用,社交媒体顶多起补充作用。而中国的问题在于,真正适合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平台被当局一手封杀,比如网刊、博客和公共论坛,最后被挤压得只剩微信群。
中文网完整报道:https://goo.gl/P3R3pR
Youtube完整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4VYPKgxuA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