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香港觀察:國際化的「棄嬰」 - BBC 中文网

香港觀察:國際化的「棄嬰」 - BBC 中文网

香港觀察:國際化的「棄嬰」

香港學生警察衝突 z
香港學生警察衝突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化促使世界更加開放和經濟更快發展,手機、計算機構成網絡世代使世界變平變成地球村;資本在時空上更快流動,產生更多財富;人才成為創造財富的主角,競爭空前白熱化。

「棄嬰」的形成

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在《21世紀資本論》一書中分析資本主義世界300年的歷史進程後,驚人地發現近幾十年來,世界的貧富差距正在嚴重惡化,預測會繼續惡化,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國際化使競爭加劇,人們的生存空間被壓迫得日趨狹小,造成「棄嬰」,即被邊緣化的年青一代。

香港的「棄嬰」從小在國際化大都市裏享受著現代科技進步和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雖沒有太大本事,尚可衣食無憂; 「鯰魚效應」在大學裏失效,學不如人,也可在港找到一份朝九晚五解決溫飽的工作;在職場和商場上,不需要像父輩那樣吃苦耐勞打拼,仍可過著悠閒的日子。

當「棄嬰」突然發現個人的生存空間和上升通道變得十分艱難,強手如林,很年輕就將被主流社會邊緣化,恐懼無助的不安全感,借助追求民主的崇高要求,發洩對現實的不滿,成為「佔中」的生力軍,尋找未來的出路。

「佔中」要求與邏輯思維

「棄嬰」在「佔中」「逆襲」。可以聽到中學生稚嫩的演講和大學生鏗鏘的誓言,以及「佔中」與反「佔中」人士激烈的辯論。人們從講者闡述的要求中,尋找著邏輯思維,判斷要求的真偽和可行性。總體感覺是:似乎中了魔咒,激情有餘,說服力不足。

每當聽到「我要真普選」、「公民提名」的口號,就想進一步了解:真普選的標誌是什麼?如果只有公民提名是真普選的話,那麼政黨提名、提名委員會提名、資本提名(選舉保證金)、選舉人提名(間接選舉)等,是不是真普選?如何證明公民提名是最適合香港的選舉制度?世界上那麼多成熟的民主國家為何很少採取公民提名的選舉形式?公民提名是否與民粹僅一步之遙?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民主的定義。可惜從「佔中」開始到結束,始終沒有聽到或看到有深度的論述。

「公民提名」的口號是追求民主的要求,但不一定是香港大多數民眾的要求,而且與基本法規定的提名委員會提名相違背。「佔中」者提出公民提名,一開始就把自己擺在與基本法與國家相對抗的位勢上。在法治深入民心的香港,很難獲得大多數民眾的參與和支持。

口號表達要求,是動員群眾的旗幟,甚至是成敗的關鍵。 Getty
口號表達要求,是動員群眾的旗幟,甚至是成敗的關鍵。

正確的口號是成敗的關鍵

口號表達要求,是動員群眾的旗幟,甚至是成敗的關鍵。

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口號,滿足當時大多數國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要求,屢敗屢戰,建立中華民國。

毛澤東領導中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耕者有其田」的口號,滿足了佔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對土地的要求,百折不饒,建立新中國。

鄧小平開創中國的改革開放,提出「包產到戶」、「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滿足了大多數中國人解決溫飽追求小康的要求,才有今天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格局。

最大的敗筆

相比之下,「佔中」運動最大的敗筆是:小眾利益沒有得到大眾認同,小眾要求綁架了公共利益。例如:「我要真普選」、「公民提名」,遠不如「居者有其屋」、「全民退休保障」等能夠最大滿足香港民生的要求,能夠最大程度的動員群眾參與。

再如:「佔中」領袖號召「公民抗命」、「不合作運動」、「罷工罷市罷課」、「遲交公屋租金,分拆支票交稅」等,卻不能以身作則,捨身取義,應效仿甘地,先抗自己的命,例如辭去公職、教職、學籍,甚至長時間的絕食抗爭、傾家蕩產等。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提出符合大多數民眾利益的要求才是好的開始。從「佔中」口號的提出和「佔中」領袖的作為看,「佔中」敗局早已注定。

對待國際化的「棄嬰」,是收回到「保溫箱」裏成為宅男宅女,或是阻止內地和海外「優秀學生」、「專才」、「優才」進入香港減少競爭壓力,還是加緊磨礪和提升香港年輕一代的個人競爭力,是香港政府及全社會的責任,因為香港的未來是他們的。最後,送上羅大佑的歌《亞細亞的孤兒》,也許能引起共鳴。

「……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多少人在深夜裏無奈的嘆息,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道理。」

(責編:路西)

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

網友反饋

講到尾,其實不是全球化的問題,而是英國和中國如何對待一個 Oversea Territory 的態度。

英國和中國對香港政策都是一樣,如何令殖民地為宗主國謀取利益,以這個管治思想看,人民的福祉是其次,但英國和中國管治香港,有一個分別,就是前者可以控制代理人,後者不行。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一國兩制。

英國派來的總督,以前是殖民地部的人,近代是外交及聯邦事務部派人駐守(彭定康是一個例外),雖然山高皇帝遠,像葛量洪、柏立基、戴蹸趾、麥理浩等官員完全控制香港發展,但國會、首相甚至女王發出的命令,總督不能不依。

相反,中國委任的行政長官,根據基本法所指,中國就算影響力,說哪麼多句「你懂的」,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構的通通無權干預。要干預,也只能從中國製造的基本法干預香港選舉,選出中國政府心中所想的人,為中國服務,今日的行政長官梁振英,當時為何得票只有 689,也是這個原因。

因此,相比英國,中國更願意視香港為中國以外的一個「國家」。這是中國人死要面也不承認,但不能否認的事實。香港或者需要中國,但中國似乎更需要香港,尤其是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人在港購買他們永遠不想買的安心日用品和糧食、中國人在港或在外國吸收知識,最終目的,就是把中國進一步現代化。香港從 80 年代開始作為帶領中國的先驅者,是成功的,但香港人似乎沒有教導中國人一件事,就是謙卑,這是香港在 1980 年代開始失去的東西。

因此中國政府只有一條路走,就是相信 700 萬香港人對自己前途的選擇,目前仍然有不少人仍然支持中國管治,願意與中國一同努力,因此相信支持港獨的人仍是極少數,但如果中國或在香港的代理勢力一意孤行,違反香港人的意願,肆無忌憚破壞香港未來的機會,甚至連年青人的安全也不能保障的話。香港人下次爆發的時候,絕對不會像這一次佔領運動那麼紳士了。

PLAN, 香港

對本文作者一貫的反港立場不感一點稀奇.

本文標題是: 國際化的 [棄嬰]. 但究竟是指香港, 還是香港的年青人, 還是支持佔中的香港學生?

國際化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是全球現象. 97後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區, 是中國至今最國際化的城市. 而 "一國兩制" 的宗旨就是要保持香港的特色, 以利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 那麼從中國發展的宏觀角度看, 香港怎可能成為國際化的 [棄嬰]? 唯一答案就是香港失去了本身的特色. 而香港人 (尤其是香港年青一代) 要拼命爭取的就是一個能保護著香港特色的政治制度; 他們的動機是基於大眾還是小眾利益?

國際化加遽貧富懸殊? 但宏觀看, 傳統的經濟落後國家 (尤其是金磚四國和亞洲各國) 卻最受惠. 而中國大陸更因為得到港/台的資金, 技術, 管理, 人才...等的大力協助才可能突飛猛進, 脫穎而出, 達致今日的成果. 相反, 國際化令傳統的發達國家 (尤其是工人階級) 受損, 而香港和台灣的工人階級亦同受打擊.

香港年青一代面對的就業問題及高樓價問題, 正是上述國際化的負面後果. 但本文作者對國際化產生的問題視若無睹, 反說成是香港年青一代驕生慣養的問題. 作者可知道香港已無工業, 而服務業需要知識, 知識需要金錢和時間培養, 更需要完善的制度配合. 那麼香港年青一代要爭取的, 真正意義的民主, 自由, 法治制度不就是國際化下, 保持香港經濟長期發展的必須條件嗎?

其實誰都看到, 佔中是迫於無奈之舉. 但作者卻故意將問題的焦點, 縮窄在佔中的口號及技術層次上, 漠視問題的根本. 其附和者亦然.

中央政府不願意讓香港特區擁有真正意義的民主制度, 理由是涉及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的問題, 但根本站不住腳. 香港無國防, 外交; 香港人從無否定特首及高級官員由中央任命及批准, 香港與國內發展互惠互利.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 香港與大陸不可分離. 但香港就是 "一國兩制" 下的特區, 與國內的城市不同.

香港年青一代爭取真普選, 是為了小眾利益?

香港仔, 香港

將「公民提名」與「政黨提名、提名委員會提名、資本提名(選舉保證金)、選舉人提名(間接選舉)」對立,凸顯出作者林貢欽對現代民主選舉制度之無知。

正確的理解是:「公民提名」與「政黨提名、提名委員會提名、資本提名(選舉保證金)、選舉人提名(間接選舉)」相並存,是現代民主選舉制度的共識,而不是只有其一,不能有其二。況且,現在香港人的爭取的就是缺少了「公民提名」的選舉,而並不是要廢除後者。

寄語BBC,多一些介紹西方民主選舉制度,並且選擇一些對其制度有高度認知的學者來分析評論,而不是用一些下三濫的所謂學者讓其妖言惑眾。

求實,

本文最大的誤區,就是生硬地將「公民提名」與「政黨提名」對立起來。

在現代民主制國家,選民普遍上都有「提名權」及「被提名權」,而「政黨提名」正是建立在「公民提名」的基礎上——先由基層初期民意推選形成政黨候選人、獨立候選人,再正式於全民投票中選出立法議會及行政首長。

在「人人都有參選權」的情況下,無論是否有政黨支持,至少參選名額將永遠是個開放合集,確保公眾的選擇權永遠不會被壟斷。

如同台北市長,除了國民黨及民進黨,選民還有「素人」柯P等的第三、第四、第五種甚至更多種選擇。

然而,目前香港的「特首提名委員會」一開始就排除了多數香港選民的參選權利,只由極少數人內定,縱然三名特首候選人都得不到多數公眾的肯定,公眾也沒有機會將他們全盤否決,只能被迫選擇其中一顆爛蘋果。

一葉知秋, 馬來西亞雪蘭莪

本文確是少有的中立文章,當佔中被香港人宣誓自己不是中國人的立場騎截之時,其實失敗已成定局。一個成功的示威的前提是團結可以團結的最廣泛的群體,而香港在地理上要面對的是整個中國,卻在爭取權利之初先排除了最大的群體,其後又在一次次自我分化,弱化自己的群體,金鐘和旺角,學聯和民主派。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都是順應了當時最廣泛的民意,我想筆者言而未盡的就是這個意思。

北京

不懂香港政治。我是一個普通大陸公民,成都人,去過香港幾次。香港的各種商業繁華與成都相比區別真不大,並無稀奇。但是港人的社會素質著實讓我和同行人都羨慕。所以,當聽到香港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時,想想當今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形像,就是個粗怒的土包子:只是有了點錢而已,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尊重秩序,等等。這樣一來,就能理解為什麼香港人是這樣的看法。其實在大陸不也是一樣的,北京上海人看不起其他城市的人,成都人看不起四川其他地區的人。成都人認為自己只是成都人,你要讓他說自己是四川人,他就像被強姦了一樣,因為四川人在中國的形像是窮、土氣、小偷、騙子等。其實,香港人不愛成為中國人,中國人別責怪,看看我們在意識形態上上百年的差距,讓你倒退上百年,你願意嗎?如果港人個個都是菩

薩心腸,那港人可能願意說自己是中國人,因為這樣從長遠地看,可以拉高中國人國民素質的平均分,可以做個榜樣,帶動大面積粗怒的中國人。但是,那是理想社會。不要用理想社會的標凖來要求生活在現實社會的大眾。

成都人, Chengdu

這是我見到的BBC上發文最有公正性的一篇文章了。 未署名

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聯俄容共及腐敗而敗走臺灣繼實施威權統治三十年;

毛澤東的打土豪分田地實現了共產,而階段鬥爭愈三十年......

鄧小平讓紅二代富起來,山河破壞和全面貪腐......

香港人面臨的是北大人曰漸威逼,抗爭由此而起。

楓葉, Canada

林貢欽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真普選的標誌是什麼?如果只有公民提名是真普選的話,那麼政黨提名、提名委員會提名、選舉人提名(間接選舉)等,是不是真普選?」

在英國,選民只選舉本地區議員,選票上連首相人選的名字都沒有。選舉結束後下院多數黨議員推選黨魁擔任首相。英國選舉並不是「公民提名」,符合佔中者「公民提名真普選」標誌嗎?

在美國,想當總統,唯一可行的,是走民主黨、共和黨這兩大政黨的「政黨提名」的路線。走「公民提名」的路線,當總統的可能性為零。

未署名

隨著中國經濟成長,不少國家替中國遊客大開方便之們,自由行到香港應該會被分散,香港青年們應該用功學習,多了解中國,善用優勢去努力,不要空汎的消耗精力,才是上算.

未署名

林先生說得不無道理。香港也許需要更多中立,更多層次的聲音,為我們決定未來的路向。年青人也需要反省,拒絕接受與中國大陸的一切競爭,會使生活過得更美好、更容易,還是一種典型的駝鳥式思維方式。

陳智安, 香港

當【棄嬰】一旦【國際化】,那就不再是一般棄嬰這麼簡單了。這個道理,中共是最【清楚明白】不過的。

孟光, Hong Kong

作者心態誠懇,分析清楚。近期BBC中文網充斥大量水平低下文章,此文令人耳目一新。

同意林貢欽一個觀點:佔中領袖對犧牲別人利益很大方,對犧牲自己利益很小氣,失去人心。黃之峰絕食兩天就怕影響健康,停止。戴耀庭怕失去職位,佔中幾天就溜號,回去授課。而霸佔旺角79天,令商人損失上億,黃之峰、戴耀庭則滿不在乎。

對林貢欽另一個觀點:「佔中學生主力感覺上升通道艱難,借助追求民主,發洩對現實的不滿」,則不完全信服。

通過觀看許多採訪佔中者視頻,我的結論是:佔中草民最大的推動力是厭惡大陸客,借助追求民主,向世界宣示「香港人不是中國人」。

我個人建議的解決辦法是:目前大陸人素質低的確實多。自由行超過了香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北京政府和香港政府務必停止自由行,由社會學家找出香港人能接受的心理上限,把「自由行」改成每日有上限的「限人行」。

未署名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