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供養 (李怡) - 李怡
4小時前
1.2K論壇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說到槍擊事件的恐怖分子時,說「他尋求着仇恨與惡名,我們不會給他」,「不會提他的名字」。阿德恩的話提醒我,對於在香港散播仇恨與尋求惡名的人,也不要提他的名字。
689連日對我的文章先扭曲後污衊,我略提一下說我沒有寫過如他所講的「題目是《天譴》」的文章,我寫過的一篇題目是《災難頻仍積德消災》,他見回應如獲至寶似的再把我糾正的題目扭曲為《天災頻仍積德消災》。連抄都會抄錯嗎?我講的「災難」包括天災與人禍,文章提到那一年膠濟鐵路火車相撞、西藏騷亂等,都不是天災。由於天災往往隨人禍而發生,因此過去帝王才被「天譴」震動,下「罪己詔」,並改良施政以「積德消災」。
有人認為我的澄清、記協就689連日對《蘋果日報》攻擊的聲明,甚至同文馮睎乾的辨正,均抬舉了689,並援引我提過的魯迅的話:「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對於連名字都避免提的人,確實連瞥一眼都太看得起他。不過就他污衊言論所涉及的價值觀,卻與香港大局有關,必須釐清。
污衊言論總結為兩句:「李怡卑鄙下流缺德,他是《蘋果日報》養的,《蘋果日報》是廣告商養的,廣告商是顧客養的。」「在這些重大道德問題上,《蘋果日報》的廣告商有責任向消費者說明是否認同。」如記協聲明所言,他「暗示市民應罷買廣告商旗下產品,以對廣告商施壓。」
我寫作60多年的文德自有公論,毋須自辯。這裏只講他說的供養問題。
就香港人或世上任何人的消費觀念來說,去買一樣東西,都只是出自個人對產品的需要,不會認為自己在供養產品的生產商或銷售商。華為副董孟晚舟在加被捕時隨身帶三件蘋果電子產品,她是否供養蘋果?1967年左派暴動期間,儘管國貨公司的櫥窗充滿紅彤彤的暴力語言,香港人也沒有發起「抵制國貨」運動。廣告商選擇在甚麼報紙登廣告,只考慮報紙的銷量和讀者是否產品的目標顧客,不會認為登了廣告就等於供養了這份報紙,廣告商與報紙之間是你情我願的契約關係,而不是供養和被供養的關係。廣告商自然也不可能讀遍報紙所有報道或文章,看是否合乎自己的政治觀點才發廣告。我為報紙寫文章,報紙付我稿酬,若說是報紙供養我,這不僅是對我的侮辱,而且是對報紙老闆和編輯的侮辱,意味他們不是按讀者的需要、文章的水準去邀約或取用稿件,而是以個人或黨派之私去供養甚麼人。
人與人之間,社會不同角色之間的關係,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都是公平交易的契約關係,而只有置身在沒有脫離奴隸關係的政治環境中,在中央操控的假市場經濟中,社會關係才會被視為供養與被供養的關係,而且把人民供養黨政幹部扭曲為共產黨養活14億人。在一黨專政下,才會因政治原因而出現抵制日貨之類的運動。長期在黨文化熏陶下,並接受由專制政權授予政治經濟利益、依附極權的人,才會將社會的契約關係視為供養與被供養關係。這種關係適用於黨報的寫作者或廣告商,不過也因此使黨報被香港市民唾棄。
要香港人以政治取向去決定消費,要廣告商以政治取向選擇報紙刊登廣告,這是對自由經濟的自願消費原則的顛覆,是把香港推向一國一制的毒謀。
到此為止。不會再提這個被極權政治供養、並在香港不斷「尋求惡名」的物體了。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
廣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