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三條問題,問出你是否「集體自戀」? - *CUP

三條問題,問出你是否「集體自戀」? - *CUP

三條問題,問出你是否「集體自戀」?

圖片來源:NHK World News/Youtube
圖片來源:NHK World News/Youtube

中國人很忙,反日反菲過後,如今輪到反韓。當局一聲令下,愛你變成恨你。首爾濟州不再去、蝸牛面膜不再用、韓劇韓星不再追,連沒付錢的即食麵,也得捏個粉碎。國內充斥「祖國的安全不容侵犯」、「中國日漸強大。美韓這等國家認為我們的崛起是種威脅,所以想聯手削弱我們」、「還可以做得更過分、更絕一點。歷史證明忍讓不會換來別人的尊重」等論調。他們打的是愛國旗號,但背後的真正心態,或許是一種「集體自戀」(collective narcissism)。

早在 1930 年代,精神分析學家 Erich Fromm 及社會學家 Theodor Adorno 提出「集體自戀」概念,指人對其所屬群體 —— 可以是組織、宗教或國家 —— 的優越性,擁有過度的信心,心底卻對群體的聲望懷疑起來,因而渴求他人的認同,當中帶著防禦和偏執的語氣,以及對外界認可的無盡慾望,使其與純粹為國自豪的情感,明確分辨開來。社會心理學家對此關注多年,但在當今全球動盪的政局,更是值得深入探討。

這種怕人看不到又怕人看不起的心態,便於政客以擁護國家之名,煽動群眾支持己見。即使在脫歐公投時,正反立場各走極端,卻或多或少同用這一把刀。疑歐派固然強調離開歐盟,是為了恢復英國的正當主權和獨立,留歐派卻也同以愛國為由,把投反對票正當化,包括時任首相卡梅倫曾說的:「我認為我們應留下來鬥爭…… 這是曾讓我國強大、亦會在未來強大的原因。」只可惜,倫敦大學教授 Agnieszka Golec de Zavala 的研究發現,集體自戀者似乎傾向投票予脫歐

另一點耐人尋味的是,集體自戀者更傾向於相信陰謀論,特別是這陰謀論中涉及外人之時。Golec de Zavala 與華沙大學教授 Aleksandra Cichocka 去年共同發表的研究發現,受訪的波蘭人中較為集體自戀者,對於 2010 年導致時任總統及多名高官死亡的墜機事件,傾向相信那是由俄羅斯策動的恐襲。然而,令人憂慮的是,當集體自戀者感到所屬群體被羞辱時,亦較可能支持報復行為,兩位學者認為這種對祖國自負又自卑的心態,或會引發國與國的敵意。

這份不安並非無憑無據。Golec De Zavala 與同僚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發現,受訪的土耳其人中,集體自戀評分較高者,對土國被拒加入歐盟一事,認為是對國家的侮辱,但與此同時,他們亦樂見歐盟地區經濟低迷;評分高的受訪葡國人,則或因視德國為歐盟對葡實施緊縮政策的推手,多把德國當作威脅,喜見任何報復德國的機會。換作在美國,亦有研究顯示,較為集體自戀的學生傾向支持軍事侵略。亦即是說,集體自戀者的理念是:這國家不給我國面子,我就巴不得這國家折墮。

想知自己(或親朋戚友)是否集體自戀者?社會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評估機制,名為「集體自戀指數」(Collective Narcissism Scale),以下是其中數條問題。如果全部皆是,那你很有可能是當中的一份子:

  • 你會否因為他人批評祖國而憤怒?
  • 你會否覺得若祖國擁有更多發言權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 你是否希望其他國家更快承認祖國的地位?

高分者毋須過份擔心。專家提醒,不少關於集體自戀的研究,故意挑出極端心態來說,或許有所誤導。即使分析句句屬實,人亦非石頭,態度和信念也可隨時間而變。當然,若你自願放棄思考,國家要你恨誰就恨誰,也沒人能夠阻你。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