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離開人世卻離不開Facebook - BBC 主页

離開人世卻離不開Facebook - BBC 主页

離開人世卻離不開Facebook

布蘭登·安布羅西諾(Brandon Ambrosino)
社交網絡正在改變我們體驗死亡的方式(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姑姑去世的第二天,我發現她曾經在送給我的《莎士比亞全集》的扉頁上寫給我一句贈言:「我知道手寫的文字對你有多麼重要,所以才送給你這樣一份禮物。」

我對你的愛一如既往,姑姑傑姬

我被這段文字深深地感動了。我打開筆記本電腦,找到她的Facebook主頁。看到她的照片,讀到她機智的文章,想像著她用洪亮的巴爾的摩口音朗讀這些內容,我的心裏會得到些許安慰。在她的Facebook信息流頂部,是她孩子發佈的一段兩頭大象玩水的視頻。(我姑姑喜歡大象。她家裏有好幾千個大象瓷偶。)下面是她之前的學生發表的悼詞,以及她的弟媳撰寫的訃告。

我又返回到頁面頂部。根據Facebook的介紹,我姑姑傑姬在弗羅斯特堡州立大學學習英語教育專業,曾經是巴爾迪莫城市學校英文系主任,現在居住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

現在?居住?看到這個詞,我突然楞了一下。

她「現在不居住」在任何地方,她已經走了。

然而,倘若你恰好訪問了她的Facebook主頁,但又沒有看到下面的訃告,你不會知道她已經去世。

從某種意義上講,她仍然活著。她仍然活在這裏,活在Facebook上。

我回想起那一夜:我和全家人圍在傑姬姑姑周圍,她身上掛滿了各種維持生命的儀器和管線,我們就這樣目送她離開人世。

目睹這一幕實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個你深愛的人躺在那裏,你緊握著她的手,不停地跟她說話,祈求她能留下來,但卻只能無奈地看著綠色的心電圖越來越慢,越來越慢——突然之間,她就那麼靜悄悄地走了,永遠離我們而去。

與此同時,另外一台機器卻以另一種方式讓她繼續「活在世上」:那是一台遠程服務器,上面存儲著她的思想、她的記憶,還有她的人際關係。

雖然還無法借助數字技術脫離肉體存活,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的確獲得了永生。在網絡世界,你會讓人們感覺你似乎仍然活在世上。

這種數字世界的「永生」會對我們的死亡方式產生什麼影響?對於那些在死後悼念我們的人而言,這種現象又意味著什麼呢?

Facebook用戶的死亡人數正在快速增加。到2012年,也就是該平台建立8年的時候,約有3,000萬Facebook用戶死亡。這個數字此後只會越來越多。有人估計,每天死亡的Facebook用戶超過8,000人。

雖然我們可能已經離世,但卻依然「活在」數字世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有朝一日,Facebook上的死者將多於生者。Facebook正以無法阻擋的趨勢成為一個不斷壯大的數字墓地。

很多Facebook用戶的主頁上都發表了此人已經去世的聲明:這個頁面只是留作「緬懷」之用。這些主頁印上了「追憶」字樣,而且不會再出現在「推薦用戶」或「生日提醒」等公共空間。

但並非所有離世的Facebook用戶的主頁都會轉變成這種狀態。

我的大學室友凱利(Kerry)幾年前自殺身亡,他的妻子和親朋好友仍會定期在他的頁面上更新內容,每每此時,凱利的頁面都會出現在我的Facebook信息流中。

凱利和傑姬姑姑都沒有轉換成「緬懷」狀態,也就是說,他們的死亡並沒有得到Facebook的確認,而偶爾訪問他們主頁的人也不會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數字身份依然存在於網絡世界。

社交媒體讓我們見識了「精彩瞬間」的力量——我們已經針對頒獎禮、電視節目、足球比賽、社會公正問題等各種事件,與世界各地的人建立了聯繫。但現在,或許是時候考慮一下身後的遺產問題了。

曾幾何時,只有知名人士才有遺產,有的是為自己的先人留下書面記錄,有的則是因為後來的人們出於好奇心而承擔了這項任務。但數字技術改變了這一現狀。現在,每個人每周都會花費好幾個小時給自己寫自傳——最新的調查顯示,平均每人每周花在這上面的時間超過12小時。

我曾經對母親說,我的孫子孫女們或許可以通過她的Facebook主頁了解她的生平。假設這家社交網絡不會關閉,他們不僅能夠了解可能寫進我母親傳記的重大事件,還可以獲知她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她開懷大笑的段子、吸引她四處分享的熱圖、她和父親常去的餐館、她所鐘愛的教堂笑話。

請訪問 BBC Future 閱讀 英文原文

(責編:友義)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