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世道人生:領路人 - 李怡

世道人生:領路人 - 李怡

世道人生:領路人 - 李怡

人大閉幕,新任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向習近平唱讚歌,指他是「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國家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這些封號已多過毛澤東曾經享有的四個「偉大」頭銜。
早幾天,《人民日報》社論就以《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為題,滿篇都是對習近平的頌詞,除了不斷無具體內容地重複標題所示之外,還提到對習核心要「一步緊跟一步行」,等同文革期間「緊跟毛主席」的翻版。
什麼人需要領路人?李嘉誠不需要,馬斯克(Elon Musk)不需要,貝佐斯(Jeff Bezos)不需要,生活在香港向來的制度下的我們也不需要,除了兒童,和盲人或智障人士。兒童長大也不需要成年人拖住過馬路了。盲人可能需要導盲犬,未必要領路人。智障較深者大概就難免了。
公司的老闆或總裁是不是公司的領路人呢?縱使算是,但他是老闆,不是員工的「勤務員」。習近平不是在人大閉幕講話中,強調自己是「人民的勤務員,接受人民監督」嗎?怎麼在別人眼中卻是人民的老闆呢?
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除了小時候需要成年人照顧之外,長大後就有獨立的思想,有自己對自己命運的主宰。社會只有盡量讓每一個人都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人類的文明才會有進步。如果一個國家幾億人都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而只能有「毛澤東思想」,或者十多億人跟着領袖「一步緊跟一步行」的話,那還是一個正常的人類社會嗎?
許多人都讚揚美國前總統列根任內的成就。他當選總統的1980年,是美國國內經濟問題非常嚴峻的時刻,面臨高通脹率和高失業率。選民和輿論都盼望列根上台能夠採取措施挽救經濟。但他上任演說中卻說了一句讓人掃興的話,他說:「不要期望政府幫我們解決問題,政府存在的本身正是我們的問題。」這句話是他上台施政的指導原則,他盡量減少政府的角色,包括撤銷對商業行為的管制,減稅,降利率,使美國經濟在歷經急遽衰退後,於1982年開始了茁壯成長。甚麼叫做政府?居於政府最高位的列根說:「所謂政府就像一個龐大的嬰兒的腸胃,一方面胃口大,另方面卻沒有一點責任感。」他要的是胃口小而責任大的政府。
人類社會需要政府去維持秩序。政府依照法律行使執法權,如果超出法律賦予的權限範圍,就是「濫用職權」。法治社會就是在法律制度下,每一個人可以各顯神通。政府和按時選出的領導人,只是為選民服務、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有固定任期的公僕。他不是人民的領路人,因為人民不是盲人或智障者。
充滿智障和盲瞎的國度,才需要領路人。又或者有了無限任期的領路人,才需要人民的盲瞎和智障,因此才要「七不講」,要嚴厲的言論控制,要越來越多禁閉的詞語,要全票通過,目的是製造一個需要領路人的國度。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中文版加拿大國歌 - 高慧然

中文版加拿大國歌 - 高慧然

中文版加拿大國歌 - 高慧然

加拿大國歌被中國人改編成中文版,硬着頭皮聽了半分鐘,無法堅持下去。第一句「大加拿大,我的家園土地」用中文唱出來,令我毛骨悚然,極度不安。那是一種外來者入侵的感覺。
加拿大本來就是移民國家,匯聚了不同地方、不同種族的人。可是任何人一旦入籍加拿大,必須效忠加拿大這個國家,使用她的法定語言、文字,尊重當地的文化及價值。這是每一個移居他國的人都必須遵循的原則,不論他們移居到甚麼地方。
好好一首加拿大國歌,不用英文唱,改用中文唱是甚麼意思?加拿大幾時成了中文國家?這麼做,尊重加拿大國歌,尊重加拿大語言嗎?
移民是個人選擇,要移民去加拿大並不容易,每一個移民者都是費盡思量、用盡方法才成為別國公民。沒有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而移居他國吧?如果在語言上、文字上、文化上、價值上永遠不能離開自己的母語國家,仍然依戀出生地,離開出生地、原居地便無法好好生存下去,那麼唯一可取的做法是永遠留在當地,留在自己的國家,而不是去到別國,再複製自己的家鄉,把別人的國家搞得不倫不類。喧賓奪主,是做客大忌,更是移民者大忌。
迄今為止,加拿大仍被視作對外來者最溫和禮貌的國家,這種表面的客氣能持續多久,誰知道?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被錯認為日本人 - 高慧然

被錯認為日本人 - 高慧然

被錯認為日本人 - 高慧然

來到Perth兩個星期,有兩次被錯認為日本人。我住的公寓有個管家,他做的事情比香港的大廈管理員多,所以不像香港的管理員那樣坐在大堂。公寓二樓有一間房間是他的辦公室,平時他坐在辦公室。我們照面的次數不多。不過我猜他對進出大廈的人有相當的了解。
有一次,為了WiFi的線路問題我去找他,我這才知道他一直以為我是日本人。還問我來到澳洲後,以日本人的標準覺得澳洲人工作效率如何。另一次是在街頭遇人搭訕,對方開口就問我是不是日本人。
被錯認為日本人,我心中竊喜,老實說我喜歡這種誤會,甚而覺得是一種恭維。那至低限度代表我言行舉止不擾攘、不浮誇,安靜得體,懂得為他人設想。澳洲人也許無法從面孔衣着分辨亞洲人,但他們知道亞洲不同國家的人,行為、聲浪、表情、身體動作是有所分別的。
日本人是怎樣的?在公眾場合,他們把自己縮到最小,盡可能地隱匿自己,你幾乎發現不到他們的存在,這就是日本人了。「喧賓奪主」這個詞是中國人創造的,但日本人才知道怎樣得體地做客,怎樣在合適的場合做符合身份的事。
安靜的日本人雖努力隱藏自己,但澳洲人眼中的日本人,務實可信,做事有效率,令他們尊重。這就是澳洲人對日本人的印象。
如果喜歡在全世界各地留下腳毛的香港人也能令人產生這樣的印象,那有多好!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世道人生:明天 - 李怡

世道人生:明天 - 李怡

世道人生:明天 - 李怡

高興看到文章引起爭議。誠如捷克前總統哈維爾說:「知識分子應該因獨立而引起異議」,在意見同溫層相互取暖是無趣的事。
昨天拙文說:「甚麼都可以妥協,除了自由和我們的明天。」有留言就問:香港還有甚麼明天?你既然說「年輕人找不到出路」,又說「年輕人是香港的明天」,難道你在說「香港沒有明天」?
從實力地位來看,香港在一個越來越專制又強大的主權國侵凌下,和理非非爭民主多年來是累戰累敗,累爭而市民的權利累喪;激進的抗爭,其實與世界上其他地方例如韓國、日本、歐美等地的群體抗爭相比,暴力程度只是小兒科,但已被鎮壓、被控告、被判刑、被嚇阻,也讓人覺得沒有出路。在強弱不成比例之下,加上比韓國、台灣等爭民主更不如的,是已經沒有了外國的奧援。香港的民主,甚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有明天嗎?真是樂觀不起來。
但我說的不是對明天的樂觀或悲觀的估算,而是講可不可以拿「明天」作妥協。引用的這句話,出自美國前總統列根。作為政治人物,列根一生作很多妥協,但他最堅定的信念是,在「自由和我們的明天」的問題上不能妥協。自由的基礎就是人民的自主,明天則百分百是屬於年輕一代的。這兩件事,我們不能妥協。具體來說,我們不能放棄自由的意志去接受一個強加給我們的體制規限,不能違背個人意志去委屈求全,不能為年輕一代去定義明天。
希望和前景儘管渺茫,但在「自由」與「明天」上妥協下跪,那就意味自由意志頃刻失去。
朋友在選票上寫了「梁天琦」的名字投進票箱,我起先認為這是對選舉結果毫無幫助的行動,甚至是虛耗了寶貴的選票。但其後我與兩位分別來自台灣和大陸的寫作朋友談起來,她們感到震動,覺得這個象徵意義太大了,我應該寫出來。這位投票的朋友,一向對投票這件事十分認真,認為這是她應享的政治權利,不僅不缺席,而且堅持按自己意向投票。她投下的這一票,代表抗議與期望,對香港的象徵意義是甚麼呢?
十多年前,大陸一些支持民主的知識人訪問台灣,他們在與民進黨的座談會上說:大陸不民主,台獨不可能;大陸民主了,台獨就沒必要了。在座的民進黨人的回應是:大陸不民主,統一不可能;大陸民主了,統一就沒必要了。
這意味着台灣人的心向是:不管大陸怎麼樣,我都不會跟你融合一起了。但三十多年前不是這樣的。那時候有一些反國民黨、爭取台灣民主的人士訪問大陸,他們對中共支持台灣民主抱有希望,然而當中共專制政權的本質暴露後,他們的希望破碎,從此已獨不回。
投票給梁天琦也意味着類似的趨勢。這種抗議,在今天沒有實質意義,但越來越多的人依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行事,誰能說人心所趨不會贏得最後勝利?
儘管真理往往敵不過強權,但強權永遠無法代替真理。悲觀而不消極,懷憂而不喪志。這是我們的明天。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世道人生:夢與夢魘 - 李怡

世道人生:夢與夢魘 - 李怡

世道人生:夢與夢魘 - 李怡

《人民日報》前天發表評論,說中共國的「新型政黨制度」這種政治模式,不僅受到國際傳媒稱許,也符合本土情況,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數日前,這份黨報的一篇專稿說:「西方民選制度面臨難以為繼的歷史性危機,中國……取消所謂任期限制,就是對過時的、刻板的西方民選制度的最大糾偏,是中國特色政治制度的重大進步,也是人類政治文明的最新成果,對全世界各種政治制度都有啟發意義和示範作用。」
繼續有馬屁精說這是中共國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一方面把網民的議論進行恐慌性的刪除屏蔽到草木皆兵程度,一方面往自己臉上貼金,若這也叫做「自信」,那麼「自信」與「自卑」就是同義詞了。
如果領導人終身制是「人類政治文明的最大貢獻」,對全世界都有「示範作用」的話,那麼它就不僅是「中國特色」,而且應該是人類政治文明的未來。
中共歷來最擅長以國際影響,來激發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以轉移人民對自身處境的關注。文革時經濟已到崩潰邊緣,幹部和百姓被政治鬥爭搞到疲憊不堪,生活越趨貧苦,而中共仍然一直宣揚中國「應當對人類作出較大貢獻」。習時代的「對人類貢獻」論,也不過是老招式。但「橋唔怕舊,最緊要受」。阿Q精神千年不滅的中國民族,就是吃定了這一套。
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𥧌會確定6月份在青島召開,會議主題就是落實習近平提出來的「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一帶一路」戰略。
現時全世界各有各的「命運共同體」,如何建構一個全人類的共同體?以甚麼準則去建構?不用說,當然不能夠以「過時的、刻板的西方民選制度」去建構,而理所當然地應該由「取消任期限制」的具「示範作用」的中國政治制度去建構啦。
倘若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那麼全人類各國家都要取消民選,實行三權合作,由一個偉大政黨和偉大領袖統一領導;各國都要取消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統一在偉大政黨領導下發聲;各國官員都不再需要對選民負責,而只需要對上級負責。而歸根結底是:不再有「人人生而平等」,而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等級享受不同的待遇,一層踩着一層,人活着的目的就是往上爬;不再是人人為自己而活、為自由而生,而是生下來就被教育個人及所有的一切均屬於「國家」。
但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多黨民主選舉、領導人受立法司法監督、人民享有自由。世界上沒有民主選舉、領袖終身制國家,從戰後數十個一路銳減至一個,現在可望增加多一個,就是被大陸網民譏為「西朝鮮」的中國。世界上會有哪個國家和哪裏的人民,會接納這份「人類政治文明的最新成果」呢?
向世界作「政治示範」,是在發「中國夢」,還是給世界帶來夢魘?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世道人生:暗透了,更能看到星光? - 李怡

世道人生:暗透了,更能看到星光? - 李怡

世道人生:暗透了,更能看到星光? - 李怡

中共宣佈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網民反彈一天,之後就全部被消音了。微博搜尋禁用詞一天內被揭發多了以下這些:不要臉、倒行逆施、倒車、我反對、吾皇萬歲、千秋萬代、一統江湖、黃袍加身、昏君、登基、稱帝、終身、年號、復辟、元年、勸進、封禪、張勳、蔡鍔、袁世凱、袁大頭、洪憲。中共的主旋律電影《建黨偉業》等看來也會被禁。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到這程度,肯定渾忘了古代經典《國語》的教誨:「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中共從來不讓百姓「宣之使言」,只會由權力控制下的組織發出擁護聲音。「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已表態堅決擁護憲法修改建議。各方表態將陸續有來。在打倒劉少奇、給劉少奇平反,打倒鄧小平、給鄧小平平反,把林彪作為接班人寫進黨章、打倒林彪等等事件中,都出現過這種堅決擁護潮。
但還是有不怕死的公民。
自稱公民王瑛,在網上「公開抗議這個倒行逆施的建議」,指這「是地地道道的背叛、背離,是逆潮流,開倒車。我知道,你們已經是甚麼事兒都敢幹,也能做到全票通過。一個老百姓說句甚麼一定沒用。可是,我是一個中國公民,也不打算移民,我連吭一聲都做不到,就無顏面為人了。我要給自己一個挺着臉活下去的理由!」
前《中國青年報》旗下《冰點》周刊主編李大同,向北京市55位全國人大代表發出緊急呼籲,要求他們在即將召開的人大會議上,投反對票,否決取消國家主席任期的建議:「1982憲法關於中國國家領導人任期不得連續超過兩屆的規定,是……經過文革的巨大苦難,痛定思痛後採取的一項劃時代意義的政治改革措施,是防止個人獨裁、個人凌駕於黨和國家之上的最高也是最有效的法律制約,……中國只能從這基礎上前進,而絕無從此倒退的理由。取消國家領導人的任期限制,將被全世界文明國家恥笑,……埋下國家再次陷於動亂的種子,貽害無窮。」
但旅外經濟學者何清漣就認為,廢除任期制,只是跟有機會接班的高官有關,「政治體制還是獨裁,咱就看戲好了。我真的不覺得與自己有甚麼關係。但看着有人入戲太深,要捍衞趙家的『共和』,還是覺得好玩」。
大陸漏網帖文也有類似意見:「凡反對恢復終身制的,都是屁股坐歪了立場,替中共分憂。」更有人認為取消任期制是「好事」,「否則沉醉於苟且功利中之人民怎會猛醒!」
也有人認為取消任期制,將使中共權力繼承的爭奪,從逢五逢十來一次,變成每年每月每天的惡鬥,掌最高權力者,時刻要防範他身邊的第二號、第三號人物,中共建政以來毛澤東發動的歷次傷筋動骨的政治運動,實際上都起因於懷疑「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於是:「上帝讓誰滅亡,必先讓他膨脹……暗透了,更能看得見星光。」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世道人生:「人心回歸」參照 - 李怡

世道人生:「人心回歸」參照 - 李怡

世道人生:「人心回歸」參照 - 李怡

當香港人被國家主義徹底洗腦、只知一國而不再知兩制以後,香港人的未來狀態,可用中國客在世界各機場的國歌抗爭作為參照。1月28日,又有一段德黑蘭機場大喊「中國」的群體影片熱傳。不過,最經典而且能讓中國人在日本人面前吐氣揚眉的,就是上週三在日本成田機場的事態。
大陸有網民寫出一篇述評,稱之為「一二四成田機場事變」,以對應並一雪「七七盧溝橋事變」之恥辱。
2018年1月24日晚間,一班從東京成田機場飛往上海的廉航客機,因上海天氣原因延誤長達24小時。175名中國乘客要求航空公司安排轉機或者提供免費食宿,遭到日方以合同免責為由拒絕後,百多中國人向登機閘口進攻,強行佔領敏感區域。日方工作人員和警察倉促抵抗,一名女職員被擊倒在地。中國遊客高唱國歌奮勇作戰,以「人心齊、泰山移、合同算個屁」的豪邁英勇,以僅損失一名戰士的微小代價(打人的那位被捕),迫使日方向中國遊客免費提供食宿,一舉改寫了世界廉價航空的歷史。
「不要小看了這175名遊客取得的戰績,這堪稱自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來,中方迫使日方簽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象徵着中日實力大逆轉。」
廉價航空屬低成本運營,事先都與乘客簽署免責協議。因天氣延誤絕對屬免責範圍。所以同機5名日本乘客早早離去。而在沒有任何過錯的情況下,日本航空公司為了息事寧人,同意給175名中國遊客免費食宿。號稱最講規矩的日本人這次破壞了規矩,完全是「花錢買平安」的怕事心態。此例一開,廉價航空危矣。
「如果說盧溝橋事變是日方全面侵華的試探,那麼成田事變,就是中國戰狼全面征服日本的先聲。一群手無寸鐵的遊客,僅憑高唱國歌就能戰勝東京警察,打到東京去,活捉蒼井空還是夢想嗎?」
儘管中國駐日大使館表示,這是乘客和航空公司的普通糾紛,「用集體唱國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顯然不合適」。不過,大陸也有評論說至少這175名遊客夠膽量,有勇氣,敢在小日本鬧事。
中國人是不是到任何地方都敢鬧事呢?非也。比如全世界遊客去越南都不用給海關小費,但中國遊客就要給。去年一個中國遊客拒絕給小費,被對方公開群毆至重傷。為甚麼在越南就不聯合起來唱國歌了呢?還有,「你聽說過有敢在朝鮮抗爭的遊客嗎?」
網文的結論是,中國人「遇文明則耍流氓,遇流氓則裝文明」。
其實不是裝文明,而是欺善怕惡。不要說中國人質素差,1949年以前的中國人絕不是這樣的。這是國家主義、暴力統治下的人民自然形成的深入骨髓的思想觀念:在惡勢力面前馴如羔羊,到了文明社會就恃勢凌人,而在不斷宣傳的強國戰狼意識的洗腦下,唱國歌就成為耍流氓的武器也。
「遇文明則耍流氓」,反過來證明被耍流氓之地就是文明之地。
香港從被耍流氓之地變成不敢耍流氓之地,香港人從噓國歌變成以國歌抗爭,那時就可以說「人心回歸」啦!
周一至周五刊出



 從我的 iPhone 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