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面對自己的人生(李怡)
朋友轉給我一篇蔡瀾寫亦舒的文章,引起我的懷舊遐想,就在我的面書上轉貼了,還附了一句:「一些年輕時的鴻爪」。
蔡瀾說亦舒十四五歲的時候,「最愛流連在李怡的出版社『伴侶』,李怡引導她看《紅樓夢》,她一看數十次,背得滾瓜爛熟」,「另一輯李怡介紹給她看的書,是《魯迅全集》。《紅樓夢》給她看,看得寫三百本愛情小說,但魯迅的文章一看,就看壞了,別的不學,學到魯迅的罵人」。
修正一下是,亦舒在我的出版社流連的時候,有十七八歲了,那時她寫「女記者手記」不久,有人介紹她給《伴侶》寫稿。小姑娘已拍拖,常與男友一起來。我比倪匡小一歲,算是她大哥了。我年輕時確是吃《紅樓夢》和魯迅的奶水跨進寫作門檻的,介紹她看想來也是應有的事,不知如何蔡瀾就知道了。亦舒不僅看《紅樓夢》滾瓜爛熟,而且讀魯迅的小說也記得細節,曾在我面前談一些我不記得的段落。她主要是讀魯迅的小說,我認為她不是從魯迅雜文中學會罵人的。
有一位網友,在我轉貼蔡瀾文章後留言:「不知為什麼,讀後心情有些沈重。如今的香港,已經不是如此人才生存之地。」
是呀,金庸、倪匡、亦舒、梁羽生、蔡瀾,現已找不到這樣的香港作家。當年還有日寫一兩萬字的奇才,如高雄、馮鳳三、王季友等。他們都是寫稿維生,自稱「爬格子動物」,因為每天在稿紙的格子上爬。他們都不存剪報,寫稿不是為了文章傳世,唯一目的就是賺稿費,但他們的文筆都極好,而且言之有物,報紙是容不下無病呻吟的。
為什麼那個時代會有這麼多奇才?首先是因為當年華文世界只有香港才有言論自由,才容許有文才的寫作者盡情發揮;其次,是香港報紙有這種需求,報紙能夠暢銷主要靠港聞和副刊;其三,是因為那時香港,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較好的生活回報。比之於要靠關係才有出路的其他華人社會,香港是在法律之下的機會平等的社會。許多人窮,但都知道必須自己面對人生。
多年前讀到金像導演兼老牌明星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接受訪問時說的一段話,我記了下來。他說:「自從開始有了福利國家制度,事事都以你如何能免費取得為考量。而到了選舉時,就看哪個候選人承諾得最多。如果我們能謹記沒有人會給我們任何東西,我們應該自己面對人生,那我想每個人都會過得比較好。」
這番話深得我心。回想年輕時我們都沒有要免費取得什麼東西,而是自己面對自己的人生,從心境上來說,確實是比較好。
懷念舊日,也想到今時。如果不再是一個機會平等的社會,如果不是人人憑努力都有機會向上流動,如果不弄點關係學就沒有出路,如果大學畢業的薪資連自己租樓住都困難,那麼年輕人面對的就不是我們當年的人生了。(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