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世道人生︰焦慮與質疑(李怡) - 李怡

世道人生︰焦慮與質疑(李怡) - 李怡

世道人生︰焦慮與質疑 (李怡) - 李怡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北大120周年慶典致辭時,將成語「鴻鵠之志」讀成「鴻浩之志」,輿論譁然。林建華在北大校園網發表公開信道歉。但不道歉還好,一封道歉信,卻不僅把這位校長落伍的治學治校理念暴露,而且也從這個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學教育中,看出中國在專權政治主導下,對科學文明的追求,本質上比100年前還落後。
林建華首先承認自己文字功底不好,並怪罪自己讀中小學正值文革時教育停滯,把個人錯誤推給時代。實際上文字功底再好的人,發表演講前也應該對講稿有充份準備吧。
林建華繼而表明自己不是完人,說得好像有人預設他是完人似的;隨後表示他的著作是自己寫的,生怕因白字問題擴散成學術醜聞。
接下去那一段就精采了,他寫道:「真正讓我感到失望和內疚的,是我的這個錯誤所引起的關注,使人們忽視了我希望通過致辭讓大家理解的思想:『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
如果他這段認為人們最應該關注的話,是想說對他讀錯字的質疑沒有價值,那他不過是為自己開脫而已,也無大礙;但如果他真的認為「焦慮和質疑」沒有價值,並以此作為治學治校理念的話,那就徹頭徹尾是反科學和反文明了。
眾所周知,科學精神的本質就是批判精神,科學的原動力就是質疑。沒有質疑,陳見就會成為真理,熟視就讓人無睹。沒有質疑,歐洲走不出中世紀;沒有質疑,牛頓發現不了萬有引力定律;沒有質疑,愛因斯坦提不出相對論。一部人類科學發展歷史,哪個重要突破跟「質疑與焦慮」無關?
質疑本身的確不會創造價值,但質疑能引領和激發價值創造。科學的發見,是先有質疑,後有創造。沒有質疑,依樣畫葫蘆,根本無需創造。可以說,質疑才能打開人類命運的進步空間,人類社會取得的一切文明進步都始於質疑。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一個學者,一個號稱是中國哈佛的大學校長,怎麼會說出這樣反科學卻自認為最重要的話?
就語言邏輯來說也有問題,他強調的「直面現實的勇氣」、「直面未來的行動」,包括不包括直面「焦慮與質疑」的勇氣?包括不包括直面質疑的行動?是直面焦慮與質疑才有未來呢,還是迴避焦慮與質疑才有未來?
很明顯,作為北大校長,黨領導的任務就是要抑制學生的焦慮和質疑,防止質疑不受約束,導致治理失控;就是要學生放棄批判精神,乖乖地做黨的工具,這樣才不會阻礙他們「邁向未來」。不過這未來也許是升官發財的未來,卻一定不是追求科學與真知的未來。
與100年前的北大、蔡元培校長時代的北大相比,現在是大開倒車。「質疑和焦慮是北大民主與科學傳統的表現之一!」——1984-89年任北大校長並自認為是一個失敗的校長的丁石孫這樣說。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